2023教师资格考试:教资科目一、科目二刷题(17)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3-03-31 11:39:25责任编辑:zjw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综合素质

01

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方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理念中的教育观。

A选项,在学生完成调查报告之后,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体现出尊重了学生的需要。

B选项,在活动中,老师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探索,能够体现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C选项,老师设立了活动的主题后,同学们对于建筑材料的风格产生了兴趣,能够体现对于兴趣的激发。

D选项,题干中并无学生实践方法的体现。

题干中问题所问为“不恰当的是”,故本题选择D项。

02

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于“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考查。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题干中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潜能,故本题选择B项。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01

简答:请简述学前儿童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措施。

【答案要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按时定位进餐,食前有准备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3)不偏食、挑食

(4)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

02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简述学前儿童主要的认知发展特点。

【答案要点】

学前儿童主要的认知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中,该阶段主要的特点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01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两句话均出自( )。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C.康德《论教育学》

D.斯宾塞《教育论》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教育家及其思想观点的对应。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著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他在教育目的分类上提出可能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在他看来,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A项正确。

B项: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康德的代表作为《康德论教育》(又名《教育论》)。他在1776年首次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了教育学讲座,是第一位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斯宾塞的代表作是《教育论》。在《教育论》中,斯宾塞把教育明确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智育、德育、体育的概念并把三者作为一个完整教育体系的理论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02

( )认为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物时,都面临选择。

A.价值澄清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教育模式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德育模式中价值澄清模式的理论假设。价值澄清模式认为,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选择时人们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但人们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并把其公之于众,这对他们进行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是有意义的。A项正确。

B项:体谅模式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学习模式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主张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集体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01

学校的正式产生是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社会早期的夏朝,故本题选B。

02

简答题

简述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方法。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